破伤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迁怒不贰过,长兴一家单位奉行的
TUhjnbcbe - 2024/5/8 9:37:00
                            

今天,年9月17日,是首个世界患者安全日。昨天下午,浙医二院长兴院区邀请社会各界以及患者和家属代表,和医护人员一起参与患者安全日活动。

什么是患者安全?“患者安全是一门预防和减少患者在接受医疗保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错误和伤害的学科。”浙医二院原常务副院长、医院管理顾问赵小英说,据报道,由于不安全的医疗照护,在发达国家接受住院治疗的每10名患者中有1名患者受到伤害;而在中、低收入国家,每4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名受到伤害,患者安全因此被列入全球健康优先事项,它是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的基础。

举两个例子,如果你住院治疗,医护人员在诊疗操作前总会反复不停询问你的名字,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正确识别患者,如果混淆了对象,那就会出大事;还有,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都会洗手,这不是“嫌弃”病人“脏”,而是为了保护病人,防止发生细菌、病毒交叉感染。这些都是保障患者安全的范畴。

“人难免要犯错,但不能重复犯错,患者安全这门学科的基石在于从错误和不良事件中进行持续的学习并得以不断提升。”赵小英充分肯定了浙医二院长兴院区秉持的“不迁怒、不贰过”的不良事件管理做法。

浙医二院长兴院区专门设计不良事件上报系统,鼓励每位员工主动报告院内不良事件,即在临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院方对符合要求的不良事件上报,均给予一定奖励。

医院质评办负责对不良事件进行统一收集、审核、分派、反馈,分析、汇报、协调和管理。各职能科室接收质评办分派的不良事件后,负责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组织改进和反馈,将事件损害降到最小。每月召开例会,协调解决不良事件产生的系统性问题,减少医务人员犯错的环境,在管理中要求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质评办。目前,全院不良事件5日处理率已从年1月的86.05%提高至年8月的98.59%。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获得安全警示信息和改进建议,医院识别与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从而实现患者安全目标。根据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和事件不同等级,质评办及各职能科室已使用PDCA、RCA等管理工具协调流程改进余项,如皮试流程、钉钉会诊流程等;建立和重新修订制度流程30余项,如《住院患者外出管理制度》《危急值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部位标记制度》《儿童安全告知书》《护理查对制度》《出院患者病理报告阳性告知书》等。

对此,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友龙在会场交流时说:“任何人都不应当在接受医疗时受到伤害,报告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据此去指责甚至惩罚,根本目的是避免其他医务人员再犯同样的错误,避免同样的伤害再次发生在其他患者身上,基于检视问题的不良事件管理旨在营造一种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良性循环的患者安全文化。”

“单方的个体措施对患者安全的改善有限,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观念,每个人都为改善患者安全持续积极地发挥作用。”周友龙表示,今年首个世界患者安全日的口号就是“人人参与患者安全”。因为医院的事,医护人员的事,还需要患者的共同参与。

那么,患者安全,作为患者应该做什么?两点须记牢:亮明身份是必须的,保持沉默是危险的!

如提供正确身份信息:携带身份证或医保卡医院就诊,正确的身份信息可以串联并调阅历史就诊记录、病史等,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

如积极参与诊疗过程:主动告知姓名以确认身份,以及既往病史、过敏史等,防止用药诊疗差错;与医生一起确认手术部位,配合医生手术部位标记等。

如及时提出个人疑问:医疗安全始于良好的沟通,患者及时提出问题,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机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患者至上,生命来不得半点疏忽,得不到尊重和信任的医护无法承担起救死扶伤的使命”“医患双方换位思考、有效沟通才能将患者安全落实到每个环节”“医生不仅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还要提升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质量管理是相通的,医院文化建设中体现标准化元素”……互动环节,各界人士代表畅所欲言,就医疗服务、患者安全等方面提出不少好的观点和建议,医疗质量管理人士、临床医护人员一一回应、承诺改进。

这是一次医患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行动实践。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看到真变化、真改进是重中之重,而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迁怒不贰过,长兴一家单位奉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