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影叔ID:dianyingshu」
韩剧圈最近真是杀疯了,什么大尺度玩什么。
《窥探》里主角是变态杀人犯,天生反社会;《模范出租车》里是义务警察,专治变态杀人犯;《至上之法》里讨论法律正义,直击司法黑暗面;《怪物》里,继续讨论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某天,灭亡从我家玄关进来了》就更厉害了,直接世界毁灭吧。
所以这时候有一部剧悄咪咪开播,虽然主题直指死亡,确实也是比较引人注目的话题,但却远远没有上面几个有噱头。
然而它却拿下了这些剧中的最高分!
是什么剧,居然能正面刚过大家的猎奇程度?
来了,就是它——
《MovetoHeaven:我是遗物整理师》
这部剧改编自散文集《离开后留下的东西》,这本书的作者金玺别曾经从事遗物整理师,这里面记录的都是他亲身经历。
换句话讲,这里面的故事,都是有原型的,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而男主李帝勋,是青龙奖和大钟奖得主,曾参演过大热剧《信号》,如果最近大家追了《模范出租车》,应该看他挺眼熟的,对,他就是那个武力值爆棚的“司机师傅”。
这部剧不长,一共10集,每集一个案子。
案子涉及的内容很广,医闹纠纷、独居女性安全隐患、海外领养、空巢老人、同性关系等等,可谓是包罗万象。
而这些故事又都以遗物和死亡来承载,并且以一种较为温情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终的呈现就是——好哭、好看。
所以远高于其他热门剧的评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遗物整理师,很明显,这个职业关联着死亡,可能有人理解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却不懂人都死了,整理遗物还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但这部剧告诉大家,这些死者都有他们的故事,都有他们想说却没能说出的话,这些东西都藏在他们的遗物里。
遗物整理师会走进他们的家,最后一次帮他们整理东西,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交给他们重要的人,告诉他们死者想要说的话。
韩可鲁(汤峻相饰)就是一名遗物整理师。
他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亚斯伯格症患者,也就是自闭症,他在理解沟通和情感方面有障碍。
说话不一样,走路不一样,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他容易紧张激动,一旦这样就会呈现全身发抖,喃喃自语,无法沟通,甚至自残等行为。
他也没办法理解一些大家都理解的语言,比如有人表示,曾经认识死者,但后来是陌生人了,他就不明白,为什么之前认识现在不认识了。
这些情况时不时让周围人陷入尴尬。
他还过分执着,认定的事一定要做成,什么都不能打搅他,甚至出现追着人不放的情况,差别被人当成变态。
但他并不傻,相反,他很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逻辑能力惊人,经常能通过遗物推测出死者的性格、身份、喜好、经历、愿望,而这个过程也帮助他感知到人类的情感。
他还有个非常爱他,想要一辈子照顾他的爸爸。
爸爸经营着一家遗物整理公司,他就跟着爸爸一起,成了一名遗物整理师。
他们遇到的很多“客户”都是突然死亡的,甚至其中还隐瞒着很多真相。
比如他和爸爸接待的最后一位客人。
这是个非常年轻的男生,高中毕业后进入工厂实习,每天兢兢业业打工,希望转正,然后备考大学,让聋哑的父母都过上好日子。
然而他的生命停在了一天晚上。
工厂的机器发生故障,让他受了重伤,医院,却被上司严厉拒绝。
之后,他便因为破伤风独自死在了出租屋里,临死前还看着那张自己写的激励的纸条。
他去世后,工厂领导以死亡地点不在工厂为由,认为他的死不是工伤,并且还给他泼脏水,说他好吃懒做,无事请假,不敬业。
可鲁和爸爸接了这个单子,去帮助男生收拾房间。
男生的房间很整洁,他的背包里有各种方便面,购物小票也显示他买了很多特价饭团,屋里还有指甲刀和芳香剂等。
种种的一切都表明,他工作繁忙,没时间好好吃饭,只能吃方便面凑合;他很节俭,只舍得买特价食物;他很爱干净,十分注意个人卫生,并且每天都会大量出汗。
屋里还有个醒目的便利贴,上面写着:成为正式员工!加油!
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他为这份工作拼尽了全力,绝不是工厂领导说的那种不负责任的人。
最关键的是,他们找到了死者的聊天记录,上面记录了死者生前受到的所有迫害。
因为年轻没资历,又急需留下,他被领导派去做没人愿意做的活儿,每天又脏又累,最后又导致出现事故。
他受伤请假,领导威胁要开除他,这才导致他耽误病情最终丧命。
死者妈妈看到这些后,悲痛欲绝。
并声声质问不负责任的领导。
可是,有什么用呢?本来有着大好未来的孩子,就这么成了冰冷的尸体。
这个时候,可鲁还会有点天真地问,这位先生是喜欢吃泡面吗?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很快,他也迎来的一次离别——
有一天,他的爸爸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
本来想陪他一辈子的爸爸,无奈地将他一个人留下了。
可鲁是没办法照顾自己的,也没办法走出父亲离去的阴影。
他将骨灰坛抱回家,不肯埋葬,这个时候,他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
这个人名叫曹尚久(李帝勋),是爸爸的弟弟,也就是可鲁的小叔叔。
但这位小叔叔和温柔的爸爸不同,他是打黑拳的,最近刚刚出狱,是个典型的暴躁小哥。
这样的人,自然也不是自愿来照顾可鲁的,但是身无分文的他,为了得到哥哥的遗产,只能答应成为可鲁的监护人。
而且这监护人还有考察期,考察期三个月,必须搬到可鲁家好好照顾可鲁,和可鲁相处好。
这算什么问题?
emmm,还挺有问题的。
可鲁这边肯定很委屈,但小叔叔这里也不好受。
比如说,他还得陪着可鲁去做什么见鬼的遗物整理师。
可鲁搞得很有仪式感,小叔叔只觉得一脸莫名。
这破工作还很烦,不仅总是要弄得脏兮兮的,无论怎么洗都感觉有腐臭味儿,
还很容易遭人嫌弃。
遇到脑抽的客户,不仅嫌脏让他们去干活,还担心他们翻到什么值钱的东西直接拿走。
真是,暴躁小叔想打人。
小叔叔入职接的第一单,就遭遇了连环暴击。
死者李英顺,独居的老年痴呆患者。
去世一个月,尸体都腐烂得不成样子了,才被人发现。
房间里充满着腐臭味,床榻也生满了蛆虫。
她的儿子儿媳都嫌脏,于是请了可鲁他们来进行遗物整理。
他们在老人生前就不管新老人,一年来不了几次,嫌脏人没了,也并不伤心,只是期待可鲁他们能够帮忙找到老人的钱财和贵重物品。
可鲁一开始没找到钱,只把一些家庭合影等零碎物品装好交给了家属,但是家属嗤之以鼻。
看到存折,上一秒兴奋异常,下一秒看到钱都取光了,又骂骂咧咧地扔到一边,继续追问难道没有发现现金吗?
其实可鲁发现了,只不过藏在发臭的席子下面。
不过儿子儿媳这会也不嫌脏了,开心地去捡钱。
他们并不关心老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老人分多次取光了存款。
但可鲁关心。
他发现老人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取出5万块,然后还会去一家西装店和老板聊天。
原来,他是想给儿子买一套西装,只不过每次儿子都没在身边,于是买不了。
到了第二天,她就遗忘了昨天发生的事,继续去取钱,去准备买西装,然后再次因为儿子不在而无法买。
周而复始。
所以老人是对西装有什么执念吗?
是的。
很多很多年前,她的儿子曾用第一笔工资给她买了一件保暖内衣,她珍惜得舍不得穿,这么多年连封都没有开。
那会儿并不富裕的她,承诺给儿子买一套好西装,就算借钱也要买。
但是因为生活困难,这个承诺没能实现。
于是老人记了这么多年,哪怕记忆慢慢丢失,她也还记得欠儿子一套好西装。
虽然她的儿子早已经忘记了。
小叔叔上岗后遇到的案子也不都是温情的。
比如接下来的,女老师被杀案。
女老师是个幼儿园老师,20多岁,年轻好看,独自居住。
然后有一天,她被杀了,死在自家客厅里,她的男友称两人发生争执,死者自杀威胁,两人争夺过程中意外导致死者身亡。
但是可鲁在整理遗物时,却发现了疑点。
首先,案发现场的血液喷溅程度非常夸张,明显不是意外,而像是被人刺伤。
第二,死者家里安了宠物监控摄像头,但死者并没有养宠物,现场也没有明显的摄像头痕迹。
可鲁和小叔叔找了很久,才在隐秘的地方找到了摄像头,从监控记录里发现了真相。
原来,所谓的男朋友不过是一直骚扰死者的男人,这个人跟踪,骚扰,女老师察觉到了危险,寻求过帮助,也换了工作,都没有用,于是购买了摄像头安装在不起眼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案发当天,男方来到死者家里,进门后却直接拿刀捅死了死者。
人死了,就不会离开他了。
可鲁除了帮忙找到了真相,还转赠了死者为其他人准备东西,有给孩子们的书籍,有给同事即将出生的宝宝亲手织的毛线袜……
她在这世上留下的最后一点美好,由遗物整理师为她传达。
这个案子和第一个案子一样让人愤怒,不过大多数的案子,传达的是美好。
比如有个年轻医生,被医闹的病患杀害了。
医生的父母请可鲁来进行遗物整理。
但是在整理的时候,他的父母说了一些奇怪的话,诸如“那个人要回来了”“怎么能让这种人进家门”之类的。
一生的爸爸还把一封信丢到了火里,好在被可鲁抢出来了。
他们打开了信,发现这是医生写给他的爱人的,于是可鲁他们决定去找这个人,将信交给对方。
通过医生的遗物,他们判断对方是大提琴演奏者,只不过当天演出的一共四位,三位女士,不知道哪个才是医生的爱人。
等他们发现,那个唯一的男士才是时,瞬间震惊了。
不过,可鲁他们都是很专业的,立马上去确认身份,然而对方却表示和医生不熟。
但在得知医生去世的消息后,却有明显的情感波动。
医院。
大提琴家遇到车祸,医院后,情绪很不稳定。
帮他医治的,就是去世的医生,他脾气很好,很快安抚了大提琴家的情绪,为了回报,大提琴家弹奏了一首歌送给他。
后来他们就在一起了,一起看电影,一起逛街,一起吃冰淇淋,在街上偷偷地牵手。
但他们的感情是不被祝福的。
大提琴手要去国外演出,医生的父母强烈反对他们的感情,医生决定分开。
从此以后,他们从熟悉又变为了陌生。
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彼此,大提琴手在手上纹了医生的名字,每次演出时都仿佛医生陪在他身边。
而医生则在迷茫后决定去国外寻回爱人。
他买了机票,准备了戒指,还有告白的信,他想要对方知道自己的决心。
然而这一切都毁在了一起意外上。
最后,大提琴手登台演出,他戴着两个人的戒指,弹奏了他们的定情曲目,又在舞台上对着空气表白。
我将爱着你,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也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爱你。
同样情况的,还有一对一起自杀的老夫妻。
做保安的丈夫查出癌症,不舍得留下体弱多病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养老院,于是和妻子商量自杀。
很多人都说是丈夫快死了,于是杀了妻子然后自杀。
但是可鲁在整理遗物时,发现老夫妇的花园暗房,这里种满了绿植和鲜花,里面还并排摆放着轮椅和小板凳,很明显,两个人曾无数次依偎在一起享受生活。
可如今,他们决定一起走了。
经过一个个案子,小叔叔和可鲁都在改变。
小叔叔暴躁中有了温情,他开始接受可鲁这个唯一的亲人,也开始揭开自己曾打死徒弟的心结。
而可鲁也开始面对父亲的死亡,转而将小叔叔当做另一个父亲。
剧的结尾,可鲁终于开始整理爸爸的遗物,他开始接受唯一亲人的离开。
而可鲁和小叔叔,则组成了新的家庭。
整部剧,12个故事(包括主角的两个),都在传达一个概念:怜取眼前人。
万一意外先到了,那该说的话,该珍惜的东西,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而真的面临了这个结果,一个好的遗物整理师,能够为仓促死亡的死者做最后的整理和表达,也着实是让人欣慰的事。
除此以外,这部剧也涉及到了不少社会问题,除了死亡,还有空巢老人、女性独居、海外领养困境、工厂压榨员工等诸多问题,没有多少批判,只是如实反映这些人的悲剧。
如果有人看到了,引起了重视,或许死者也会感到欣慰吧。
死者为大,而遗物整理,也是给死者的尊重,没有那么晦气,也没有那么招人烦。
目前,韩国日本都有这样的职业,并且也都有剧反应了类似的情况,现在就期待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职业和故事吧。
死亡,或许并不可怕,但那些仓促间没能说完的话,还是希望有人替他们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