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福州市使用的为全省统一采购的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质量安全管理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疫苗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标准都有明确要求,疫苗在获得注册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在疫苗上市使用前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
所以,获得国家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是安全性、有效性达到合格标准的。
目前阶段,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
(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4)妊娠期妇女;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慢性疾病如果通过治疗处于控制稳定的状态,如血糖、血压、血脂的指标控制稳定,慢性胃炎处于非发作期,可以接种;如相关指标控制不稳,或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建议暂缓接种。
通常情况下,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接种要间隔至少两周以上。
如果被动物咬伤或出现外伤,需接种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可以不考虑间隔,可以优先接种狂犬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
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
(1)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
(2)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如:身份证、护照等),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3)接种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必要时及时就医。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07.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通常在2~3天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数据,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新冠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疫苗的保护持久性。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中,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完成全程接种后,疫苗保护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新冠病毒的变异变化还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国家相关单位用前期研发的疫苗产生的抗体,对不同来源包括国外的毒株进行中和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没有看到病毒变异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不会。我市目前使用的疫苗为灭活疫苗,是一种“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已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故接种后不会导致核酸检测阳性。
新冠疫苗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有效性。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
这可能是偶合症。所谓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即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因果关联。
这可能是心因性反应。心因性反应指在接种疫苗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接种疫苗时的心理压力、焦虑等所致,无器质性损害,与疫苗无关。有的是“晕针”样表现,有的是“癔症”样表现。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时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
全程接种完成后可获得纸质的接种凭证。同时,可通过“闽政通”APP,查询本人的电子预防接种记录。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不建议。人体中特定抗体的产生一般通过自然感染或者接种疫苗而获得。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抗体需要达到什么水平才可以起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
建议只要没有明确感染新冠病毒或患过新冠肺炎,凡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以接种疫苗,无需在接种疫苗前后检测抗体。
往期精彩回顾
?让古方灵药在新时代重现光芒?我校开展“铭记先烈,永葆初心”党史教育?护绿爱绿我先行,美丽校园齐努力—
编辑|郑欣瑶 陈遥遥
责编|许烨婷
长按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