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入体,拔还是不拔?
影片《红海行动》有一个片段:
一场爆炸后,一名蛟龙队员被一根长的金属锐器击中,从左胸部插入,从后肩背部完全穿透斜向穿出,队员顿时因疼痛不堪,而他的战友在照顾他时拼力将异物徒手果断拔出,伤者当场获救,并且立即投入了激烈的战斗!
影片毕竟是影片,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刺伤时能这样处理吗?
木头刺中腹部血管近日,52岁的贵州人老吴在木工作业时被机器甩出的木条刺中右腹,也是徒手拔出,接下来的事,想都想不到。
事情是这样的。
老吴在自行拔出木条后,医院,CT提示,“右下腹穿刺伤累及髂总动脉”,也就是伤到了大血管。
老吴诧异,明明自己拔出的木条量量也就2公分左右,怎么还碰到了血管。
这是一个问题。
当老吴被医院,进一步确认伤情后,医生决定连夜手术。立即手术。
老吴更不明白,人还好端端的,医院何至于如此火急火燎。
这又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
这一切,还是要回去事情原点,刺中老吴的那根木条说起。
木头在高速撞击中被折断话说木条被甩出机器,保持着高速运动,老吴身体保持了原来的向前运动速度,而二者撞击时作用时间又非常短。根据动量定理可以知道,物体撞击的相对速度越大,相互作用时间越短,彼此间产生的作用力就会越大。
所以尽管木棍不是很尖锐,高速撞击所产生的力依然可以使木棍深深刺入老吴腹部,就如同飞机高速飞行过程中与飞鸟撞击时,之间的撞击力可以使飞鸟成为一团乱肉,同时也可以将飞机撞穿。
老吴与木棍相撞时,木棍的速度方向是沿斜下方的,这个速度的方向一般会与木棍存在一个角度,就会使得木棍横向也承受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力,导致木条折断。
问题就出在这里。
木条由于作用力已被断成几截,而老吴拔出的木头仅2厘米左右,应为刺穿腹部过程中受力折断。此时,肚子里还包藏着木头。医院腹部增强CT亦显示有“2条异物”。从手术现场判断,其中有一根木条贯穿右髂外动脉,卡住动脉,阻断出血。也正是卡在里面的这根小木头救了老吴一命。
如果说老吴拔出的是一根完整的木头,那么由于腹内突然失压,鲜血必将从刺破的动脉血管喷薄而出,到时人救都救不回来。
老吴真是幸运!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体被物体意外刺入所引起的创伤是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冯江介绍,当异物刺入人体,如果是大而深的伤口或者刺入人体重要部位,比如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等,切勿盲目拔出异物后再包扎,因为这些异物可能刺中重要器官或血管,若将异物拔出,会造成重要器官的二次损伤或大出血不止。
异物刺入身体怎么办?从创伤致伤原因来说,异物导致的机体损伤多属于刺伤,比如钢针、剪刀、铁钉、竹片、钢丝甚至钢筋、铁棍等。刺伤时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属于开放性损伤。
01
如果较小的异物刺入身体,伤口小而浅,特别是四肢伤口,比如手指被木刺刺伤,则需要及时将异物拔出,不宜让异物在肉体内活动,以免越扎越深,使伤口化脓、感染。
具体怎么做?
可以用肥皂水仔细清洗伤口及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消过毒的镊子(火烧或碘酒擦拭)轻轻夹住异物,稍微用力垂直向外拔即可,切记用力过猛,以免将刺折断不易取出,造成更大的麻烦,异物拔出后再次用碘酒消毒伤口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小而深的伤口或者被带有污物的东西刺伤,经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
若是四肢被异物刺伤后流血不止,伤口较小时可用干净的毛巾、布条等包扎伤口,若是伤口较大或者流血较多时,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布条、衣物等,于伤口近心端(伤口的上方)包扎,包扎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以能止住出血为宜,每隔1小时应松开包扎带5到10分钟。经现场处理后再送医诊治。
02
如果异物刺入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等重要部位时,切莫拔出异物,异物若伤及重要器官、大血管,存留于体内虽然有加重感染的可能,但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此时拔出异物可能再次损伤重要器官和血管导致迅速不可控的大出血。
正确做法应该是:
先将两块棉垫或者相似替代品如干净衣物等安放在异物显露部分的周围,尽可能使其固定、不摇动,然后再包扎固定,使刺入体内的异物不脱落。
病人经妥善包扎固定后,搬运时一定要求稳、平,切忌动作简单粗暴,最好有专人看护刺入的异物,防止异物移动。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现场急救的时间千万不能过长,不要耽误送院治疗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人体创伤后的60分钟被称为“黄金60分钟”,医院诊治,病人存活希望也就越大。
模仿动画片,5岁男孩从三楼窗台飞下,结果……
医院管理专家周末赶到东阳,出啥大事了?
动物油?植物油?精制油?都不是,原来日常饮食中的油要这样吃!
医生在手术室里看3D大片?小编进现场,真相很快揭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