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参
拳参,中药名,属蓼目,蓼科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茎肥厚扭曲,外皮紫红色。茎直立,单一或数茎丛生,不分枝。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去须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功效,常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蛇虫咬伤。
名称:拳参
拼音:QUANSHEN
别名:紫参、石蚕、刀枪药、马蜂七、疙瘩参
药用部位:根茎
产地:东北、华北、山东
性味归经:微寒;苦、涩;归肝、大肠经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熏洗。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镇惊,理湿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痈肿,瘰疬。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散结。以及主肺热咳嗽;热病惊痫;赤痢;热泻;吐血;衄血;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注意事项:无实火实热者慎服。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长条形或扁圆柱形而弯曲,两端略尖,或一端渐细,有的对卷弯曲,长6~13cm,直径1~2.5cm。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体密具粗环纹,有残留须根或根痕。质硬,断面浅棕红色或棕红色,维管束呈黄白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苦、涩。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拳参,生淄州田野。叶如羊蹄,根似海虾,黑色。五月采。”
2.《唐本草》中所载紫参及《本草图经》的晋州紫参,为蓉属拳参组植物。故本品亦即本草紫参中的一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