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洪水就这样汹涌的闯进了河南人民的生活,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通过媒体看到了许许多多揪心的画面及感动的瞬间。在屏幕前,我突然被定格了。扪心自问,我该做些什么?我能做些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事情。我不是什么都做不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有我的专业领域,于是我打开电脑,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古时候人们就知道,洪灾过后,必有如猛兽一般的瘟疫出现。那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洪灾会引发哪些常见传染病及常见皮肤软组织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些什么?用医学知识传递给河南同胞及救灾一线英雄们力量,让他们保护好自己,早日重建家园。状况一:水源污染。原因:洪水过后,由于市政建设瘫痪,再加上腐烂的食物、动物遗体等漂浮物会滋生细菌等病原体,随着水流播散,会持续造成污染,特别是饮用水被污染。
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志贺氏菌、沙门杆菌、霍乱弧菌
疾病: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
症状:发热、呕吐、腹泻
预防措施:不喝生水,最好饮用瓶装水或者烧开过的水。不要吃洪水接触过的食物,如吃一定要烧熟煮透,并用洁净的水清洗餐具。
状况二:皮肤伤口接触污水。原因:由于趟水导致的相关问题
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钩端螺旋体、破伤风梭菌
疾病:丹毒、钩端螺旋体病、破伤风
症状:发热、结膜充血、皮肤红肿热痛、肌肉痉挛强直
预防措施:做好个人保护,特别是皮肤这个天然屏障,尽可能确保没有开放性伤口再下水。如有划伤,尽快使用消毒药品(如:碘伏)对伤口消毒。下水前做好防水措施,趟水后尽快清洗、消毒涉水部位。原则上伤口有出血就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尤其是较深的伤口。且有较深伤口时,不应长时间密闭性包扎及涉水,因为厌氧环境下,更易感染破伤风梭菌。
状况三:蚊虫叮咬。原因:由于洪水时,积水、粪便垃圾、动物尸体等是蚊虫良好的繁殖场所。
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虫媒传播的疟原虫、登革病毒
疾病:疟疾、登革热。
症状: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
预防措施:做好防蚊防虫措施,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被叮咬后不要乱抓。还有食物也要注意防鼠、防蝇。
以上是以往洪灾后容易出现的较严重传染病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当然还有常见的其他皮肤疾病。由于身体一些部位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湿疹、皮炎、毛囊炎、癣病等皮肤类等疾病。总而言之,洪水过后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食品饮水安全等问题。要勤洗手,特别是接触污水后,一定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定时消毒。灾后更要做好污染物的处理。防范蚊虫。做好皮肤伤口的保护。
写在最后
洪水来袭时,我们无数华夏儿女为挽救生命奋不顾身,洪水过后,我们更不能被无形的疾病打倒,不能栽在生活的细节中。一旦出现了发热、呕吐、腹泻、皮肤红肿痛等症状,不要惊慌失措,但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处理,要头脑清醒的向医生告知你的情况,避免灾后疫情爆发。相信经历过19、20、21三个年头的后疫情时代,我们每个人对疾病传播等知识都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保持敬畏心对待每一次的灾难。最后希望河南洪水早日退去,人们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今日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唯愿晴日朗照,人间皆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