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1万剂次,接种总剂次数为全球第二。
瑞丽疫情带来哪些启示?接种疫苗后如果再感染,会加重病情?如何对待疫苗接种“一刀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4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瑞丽疫情带来的启示
一是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处在大流行的高水平流行阶段,每日报告病例数还是维持在30万-50万的高水平。境外输入的压力没有减轻,同时由境外输入造成局部疫情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
二是虽然我国经历了严冬和春节人员流动的大考,但是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一点也不能放松。特别要提醒,不要以为春暖花开了,疫情过去了,我们的防控措施就可以松懈了,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注意保持常态化防控的意识、个人的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常通风,这些措施一定要坚持。
如何对待疫苗接种“一刀切”?
个别地区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推动过程中,存在简单化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是普遍性的,但是也反映了个别地区组织管理工作还不够精细、精准。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各地的指导,要求各地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和组织水平,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合理设置接种单位,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新冠病毒疫苗配送,通过精确预约安排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对人员有效分流,防止人员聚集,按照预防接种工作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全流程操作。
将继续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增强群众对国产疫苗的信心。将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力争实现“应接尽接”。
接种疫苗后如果再感染,会加重病情?
有外媒引用专家的观点,称中国疫苗最大的问题是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也就是说一部分人接种疫苗以后,如果感染新冠病毒身体免疫会加重病情。对此,北京科兴中维公司公共关系总监刘沛诚表示:
科兴中维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在巴西、印尼、土耳其和智利等多个国家开展了Ⅲ期临床研究中间,看到疫苗组的病例数均远低于安慰剂组的病例数,而且疫苗组没有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截至目前,克尔来福在全球已经累计接种接近1.3亿剂次,所以不管是临床研究还是获批紧急使用或者附条件上市之后大规模的使用,均没有观察到疫苗的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
不建议接种的情况:
对新冠病毒疫苗成分过敏的,包括既往接种疫苗时引起过严重过敏性反应的,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如果这个人患了神经系统的疾病,他正处在发作期,包括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还有没有控制的癫痫。出现发烧的、疾病急性期、急性疾病、没有控制的慢性疾病等,孕妇不给接种。
在通常情况下,不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HPV疫苗,还有其他疫苗同时进行接种。但是如果遇到了被狗咬伤,或者有外伤的情况,注射狂犬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的时候,建议不要考虑时间间隔,可以优先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其他注意事项:
以上除了过敏以外,其他的情况都是暂时的,假如这个人发烧了,不发烧时就可以接种。假如这个人得了一种急性疾病,痊愈之后就可以接种。还有慢性疾病的发作期,他的疾病如果得到了控制,也可以接种疫苗。对于禁忌当中,大多数是暂时的状态,如果禁忌的状态不存在了就可以接种疫苗。
提到过敏,如果这个人第一针接种了新冠疫苗,经过调查诊断专家组确认他是疫苗引起的急性过敏的话,第二针就不能打了。
建议在接种疫苗前后尽量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和作息习惯。虽然没有看到饮酒影响疫苗效果,但是过量的饮酒确实影响到免疫功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接种疫苗前后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
大家在接种过程要把接种疫苗时的健康状况,既往用药史的情况等事项,包括疫苗过敏情况,如实向接种点医生反映,由医生来做出判断,以保证接种疫苗的有效,尽可能降低风险。
有一些年轻的女性接种疫苗之后出现头疼、恶心等其他症状,目前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还有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全身性的反应都属于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病情加重,或者你认为有必要的话,要及时就医诊治。此外,接种疫苗前后要避免过度焦虑,要以放松的心态去接种疫苗,减少心因性反应。
五一假期出游需要注意什么?
疫情防控还是不能放松,特别是在假日期间不要组织、不要参与大规模的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在旅行途中,还是要常记常态化防控个人措施的落实,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这些措施一定要坚持。
中高考备考工作如何进行?
关于中考,主要是地方事权,由各地统一组织实施,从目前疫情防控全国趋势来看,趋势向好,基本态势稳定,相信中考工作可望如期举行。希望各地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和疫情情况动态把握,教育部也做了总体的考虑:
1.统一部署:各地要做好中考工作方案的同时,还要做好疫情防控预案,确保中考有序进行,各种场所人员安全有序,符合国家政策,符合防控标准。
2.两个特殊安排:一是回国参加考试的人员以及其密切接触者,安排备用考场,采取特殊措施,确保他们参加考试。二是如果在中考前后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要加强预案的制定,加强措施,特别是应急措施的启动。可以考虑适当调整中考时间,视情况来看。
高校如何推进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工作要符合“三个纳入”:一是纳入国家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二是纳入属地疫情防控的管理。三是纳入教育疫情防控的方案。
同时做好“三个统筹”,实现“三个到位”:一是统筹对接全国疫苗接种的总体部署,做到服务保障到位。二是统筹对接当地的疫苗接种政策,做到配合协同到位。三是统筹学生特点需求,做到宣传引导到位。
中国疫苗保护效率不高?
一个疫苗在Ⅲ期临床研究中得出保护效率的数据,其实是基于临床研究现场条件和临床研究方案,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基于疫苗组和对照组的发病数计算出来的比值。它的含义是指接种疫苗的群体与没有接种疫苗的群体相比,发病风险减少的概率。
疫苗的保护效率会受到当地疾病的流行强度、疫苗免疫程序、不同流行毒株、对病例判定的标准,观察的年龄范围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也是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在不同国家临床研究中得出保护效率不一样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临床研究中确实观察到,如果采用更长的接种间隔,保护效果可能会更好,目前虽然临床研究阶段免疫程序是间隔14天的程序,但是目前在境内外使用过程中主要推荐3周以上接种程序。
智利大规模接种疫苗后确诊数字不降反升?
疫苗接种有两个保护效果:
第一,保护效果是对疫苗接种的个体产生的保护效果。这个保护效果,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考核的就是对个体的保护,每个个体接种疫苗以后产生的抗体都能对自己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保护效果是在人群当中,当接种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能够形成对群体的保护,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做群体免疫概念。群体免疫对不同的传染病所需要的接种率的临界值是不一样的,传染性越强,需要接种的比例就越高,传染病越弱,需要的接种率就比较低,像新冠,需要达到人群的70%、80%才能产生群体保护效果。
智利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4月份一直处于疫情上升阶段,智利从2月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疫苗接种的工作,到4月初,至少接种了一针次的人数占到总人口的25%,这个比例还达不到控制疫情所需要的疫苗接种率。
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大力推进疫苗接种,要赶在秋冬季下一个流行高峰来临前实现群体免疫接种率需要的覆盖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