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原来你是这样的冻疮
TUhjnbcbe - 2021/2/14 19:44:00
1相关概述

冻疮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冻疮是指人体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冻疮是因天气寒冷所引起的,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

2诱发病因

冻疮冻疮病因是因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Hb(血红蛋白)和O2在低温条件下亲和力会上升,也就是说血液中的氧气不愿意从血液中出来,供组织利用了。Hb与O2结合呈现鲜红色,因此你的被冻部位是红红的。

因此,此时你的身体整体并不缺氧,血氧饱和度正常甚至偏高一点点,但是局部却缺氧。

所以说,冻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血流量下降和血红蛋白与O2结合能力增强导致的组织缺氧。

3临床表现

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I度冻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痒、痛、热。约1周后结痂而愈。

Ⅱ度冻伤:伤达真皮层。红、肿、痛、痒较明显,局部起水泡,无感染结痂后2~3周愈合。

Ⅲ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早期红肿并有大水泡,皮肤由苍白变成蓝黑色,知觉消失,组织呈干性坏死。

Ⅳ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发生干性和湿性坏疽,需植皮和截肢。

4治疗方法基本治疗法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5注意事项

1.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温暖的环境中可给病人少量热酒,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周围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宜饮酒,以免增加身体热量丢失。

3.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保护肌腥和韧带的灵活性。

4.重伤员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发生。

5.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还可涂些油脂。

6预防要点

防冻疮

冻疮冻疮是冬季的多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血液循环欠佳,一旦气温低于10℃而又缺乏运动或保暖措施时,很容易在手部、足部、耳郭、面颊等部位出现冻疮。常搓手,一方面可借助摩擦生热来增加局部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从根本防止冻伤和冻疮。

数九天里,闲暇时,不妨常搓搓手。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双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双手在转动过程中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对身体有莫大益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来你是这样的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