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认识传染病新生儿肚脐很娇嫩,预防新生
TUhjnbcbe - 2020/12/11 3:49:00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孕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仍是一个重大但可预防的死亡病因。由于资源及有效药物稀缺,破伤风的治疗有限,目前病死率仍然很高。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系由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产生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

尽管在破伤风预防及治疗上已有所进步,但是每年仍有约例新生儿及未知数量的新生儿母亲死于破伤风。

截至年6月,仍有24个国家未消灭破伤风。因此,仍需加强必要的免疫接种计划并改善公共卫生措施。

病因

1.病原菌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梭形厌氧菌。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尘埃、人畜粪便中都存在。抵抗力极强,在无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能耐煮沸60分钟,干热℃1小时,5%石炭酸10~15小时。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的消毒剂或其他消毒剂如环氧乙胺才能将其杀灭。

2.感染方式

接生断脐时,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

在感染后,破伤风的潜伏期自3天至21天不等。大多数病例发生在14天内。

症状可包括:

●下颌痉挛或无法张嘴

●往往在背部、腹部和四肢发生肌肉痉挛

●突如其来的噪音往往引发突然的疼痛性肌肉痉挛

●吞咽困难

●惊厥

●头痛

●发烧和出汗

●血压变化或心率加快。

新生儿破伤风(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发生前,往往伴有新生儿无法吸吮或吃母乳以及哭闹过度。

破伤风是根据临床特征诊断的,不需要实验室确认。世界卫生组织对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的定义是婴儿发生的一种疾病,该婴儿在生命的头两天具有正常的吸吮和啼哭能力,但在生命的第3至28天之间丧失了这种能力,变得僵硬或开始痉挛。

世卫组织关于非新生儿破伤风的定义至少需要有下列迹象之一:持续的面部肌肉痉挛,其中有人看起来很像咧嘴,或疼痛性肌肉收缩。虽然这个定义需要有伤口或创伤史,但是有些患者,虽然无法回忆具体的伤口或创伤,也有可能出现破伤风。

预防

1.大力推广新法接生: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必须严格处理。严格执行完全可预防本病。

2.接生消毒不严者,争取在24小时内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碘酒,同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或人免疫球蛋白。

3.对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孕妇,目前已在开展的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方法,此法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图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学科研方法与统计学工具

实战训练营

开班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医学科研方法的选择与各类统计学工具的应用已成为广大临床医护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利器,但如何让广大一线人员在紧张繁重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之余,用最短的时间汲取真正的科研干货,从科研小白迅速进阶为科研高手,拿下科研基金、文章收录高分区期刊、助力职称晋升?好医生平台联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广州宇速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力专家团队在8月10-16日为广大临床科研医护人员及医学院校在校生量身打造系列直播课程——《医学科研方法与统计学工具实战训练营》。

训练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软件实操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颠覆传统培训模式,为期一周的训练营,学员们会在每天固定时间里跟随不同专业临床科研专家和统计学大咖针对性学习一项或几项常用科研方法或软件的应用,手把手带领学员完成从入门到精通的蜕变。

扫码了解更多内容

编辑丨陈磊欣

审核丨刘汉江

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与传播,我们是认真的!

更多精彩推荐,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传染病新生儿肚脐很娇嫩,预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