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市民都在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每次接种不仅会领到一张接种表格,而且健康码会镶上“金边”。那您见过年的预防接种证吗?在迎泽街道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吕良家中,有一张老人精心保存了近70年的“人民志愿军预防接种证”。
87岁的吕良是山西省稷山县人。年,年仅14岁的他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先后参加了晋中战役、解放太原战役。年初,他跟随所在部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参与铁道建设,他珍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预防接种证”就是年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接种疫苗时发放的。
这张“人民志愿军预防接种证”折叠起来仅有8厘米×11厘米大小,纸张为粉红色,由于年头太久已经泛黄。卡片正面写有吕大爷的姓名和证件编号,背面按要求记录接种不良反应,内页则印有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日期和剂量等内容。从年1月31日至10月中旬,吕大爷先后接种了斑疹、伤寒、破伤风、鼠疫等4种疫苗。
吕大爷给我们讲道,当年,美军对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实施了细菌战,空投了细菌弹,苍蝇、老鼠、跳蚤等携带细菌的小动物乱飞乱窜。为防止感染疾病,志愿军全员都要打疫苗,鼠疫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等一针接一针地打。从朝鲜战场归来,吕大爷转业到省歌舞团,这张预防接种证也一直珍藏了下来。
如今,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量已突破13亿剂次,87岁高龄的吕良也自愿完成接种,并把两次接种疫苗的知情同意书都保存了起来。
“这张证书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国家给发的,这两张知情同意书是前段时间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登记填写的,两份接种证明彰显的都是‘中国力量’!”吕大爷激动地告诉记者。
(通讯员魏薇张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