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白土蚕,我们大概从名字上就可以想象到它的样子,白白的,生活在土里,长相特别想蚕,所以叫白土蚕,他的学名叫蛴螬,是金钱龟的幼虫,在我们这里叫鸡婆虫。
如果将其放在地上的话,白白胖胖的样子,曲着身子一动也不动,公鸡见了都是不太敢啄的,只有孵过小鸡的母鸡,会啄起来,抛的远远的,然后在跑过去啄起来,来来回回多次将它啄软,才会一口咽下。
它一般生活在土里,或者杂草,比较脏的地方,生长一年才会成虫,这货对于农民庄稼来说可是一个大害虫,我们经常看到植物上有着孔洞和一些残叶,那想必就是这个家伙在作怪。农业害虫,花生地里、地瓜地里最多,如果不施农药,可以说颗粒无收!这害虫叫地蝼,成虫叫金龟子;烂草底下的叫蛴螬,比地蝼大,成虫叫‘’油碾",臭臭的。
小时候捉两个“油碾”,用高粱秸劈根外皮穿在这虫颈与硬翅的连接处,一头一个,用个针把中间顶起,找平衡。用手指一拨,两个壳虫就飞起来旋转,像推磨一样,非常好玩!
现在的农药化肥多了,这个家伙也是不能在祸害了,也是少了很多,以前的农村里可是有很多的,那个时候生活比较艰苦,在猪圈以及放杂物的草棚那是多的很那,因为那时棚顶都是用芭茅,丝茅草或稻草厚厚的盖着的,时干时湿,那些东西很是喜欢这样的环境,大金龟子就在那里产下卵,孵化出来,那些厚厚的杂草都是有些腐烂,对于这些幼虫来说那简直就是美味佳肴呢。
如果在两三年翻起来这些杂草,足足有几百条白土蚕,甚至有连一二两的都是有着很多的,用垃圾桶装的是有着足足一桶的。掉入河里,小鱼都不敢吃,唯有那乌鱼和甲鱼会将它吃掉。
记得原来我们做椴木香菇,需要在山里搭个棚,材料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方便,于是就用了山上的芭茅做为棚顶。隔了两三年需要翻盖,这东西成片成片的,不甚许多。
有一次一个帮工,就在翻盖茅草时不小心在棚顶上滑了下来,下面正好有个树杈,屁股也是被树杈插伤了,人也是昏迷了,当时赶紧去找卫生院医生,到上面看了看,全身检查了一遍,幸好没有骨折,就是这跟树枝插在了屁股,不知怎么弄出来,终于叶医师说,可以试着用酒精外面消毒,
再用这白土蚕剪去屁股的出液作破伤风细菌进入而用,他也是前段时间进修时学到的,都还没尝试过,我们几人按着,叶医师消毒,将树枝拔了出来,敷上了那液水,将人抬去了卫生院,后来很快就好了。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白土蚕还有这用处呢?
出于好奇我也是翻了翻有关中医的书籍,才知道白土蚕还有许多的功效,具有破瘀,散结,止痛,解毒,用于治疗痛风,痈疽,丹毒,破伤风,折伤瘀痛,血瘀经闭等。不仅如此,白土蚕是一种中药材,其价值也是很高的。
后来每年翻盖的时候,都把这白土蚕用开水烫死,烘干送到卫生院里给他。我也曾向卫生院请教过医生,关于这个白土蚕怎么用?他也是告诉我白土蚕对于治疗小儿脐疮时,可以将晒干的白土蚕,磨成粉,敷在患处即可,在治疗小儿唇紧时,将晒干的白土蚕,磨制成粉,配合着猪油,涂抹一下就好。
真没想到,这个“害虫”,看着还有点恶心,居然有着这么大的妙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