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活人进行细菌战实验的直接证据日军细菌试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年秋,庆应义熟大学博士研究生儿岛俊郎在东京神田的旧书店中发现了两份十三部队使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的报告书,一是《因“黄弹”射击造成的皮肤伤害及一般临床症状观察》,一是《关于破伤风森素及芽胞接种时的肌肉“时值”》。同年8月15日,日本的《每日新闻》首先对报告书的有关情况作了报道。

8月16日,《人民日报》也以《日本发现原关东军细菌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报告书》为题发表了消息。这两份报告书是七三一部队使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的直接证据。它的发表,对日本国内那些企图通过否定七三部队进行人体实验,进而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法西斯阵营对战败的日本军国主义的严正判决的极力重新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右翼势力,是一个有力的批驳。

年3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太平洋战争史研究会的松村高夫教授等4人来哈尔滨原七三一部队遗址进行考察,并赠送了两个报告书的影印件及其介绍文章。《黑龙江文史资料》(年第19期)首次刊载了这两份报告书及其介绍文章的译文。由于这两个报告书及其介绍文章对全世界所有愿意了解、认识和研究“七三一”的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现实的和历史的价值。在这里,按照庆应义塾大学太平洋战争史研究会的要求,删去了报告书作者的姓名。

在年度历史学研究会大会近现代史联合会第三组上,常石敬一就“现代的和平诸问题”,以《从哈尔滨到福特·德托列克》为题作了冲击性的报告。该报告搞清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所谓“七三一部队”)为细菌战进行人体实验问题和战后免去战犯责任问题以及从美国交换过来的美方有关人员的诸调查和取得实验结果的过程。

现在,第三次教科书的审定诉讼正在尖锐地揭发年教科书的审定问题,其中“七三一部队”成为重要的争论点之一。庆应义塾大学太平洋战争史研究会在年秋得到了“七三一部队”为研制有关生物化学武器的实验报告书,本文主要介绍明确记载把人休作为对象的实验报告书。

明确记载人体实验的是以《因黄弹射击引起的皮肤伤害及一般临床的症状观察》和以《关于破伤风毒素及芽胞接种时的肌肉“时值”》为题的两册报告书。前者是年9月7日至10日实施的,汇集了向人体发射芥了气毒气弹(是致死性的糜烂性的毒气,原是无色的,们通常混杂夹杂物,呈淡黄色,因此被称作“黄弹”的实验,使人饮用芥子气和路易氏毒气(与芥子气同样暴致死性的毒气,更有速效性的水溶液的实验等五种实验结果。

报告书由日文打字的一页目录和39页正文构成,末尾附有五幅症状一览表和三幅毒气弹发射时的人员安置图。封面的左下角印有“加茂部队”(这是取原“七三一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中将故乡的地名,该部队有时这样称呼)的字样,旁边用毛笔写着“A少佐相当”,右上角盖有“极秘”的红色印章(使用的是写有“昭和十、六,大阪OK纳”字样的陆军用纸)。

后者即《关于破伤风毒素及芽胞接种时的肌肉“时值”》是把破伤风毒素和芽胞接种于体人,测定发生症状时肌肉电位变化(“时值”)的实验报告,将破伤风杆菌的毒素分为最低致死量的十倍、百倍、千倍进行接种。

除封面之外,报告书由打字的正文十二页和三幅附表构成,封面的标题是毛笔字(使用的是印有“东京助川纳”字样的陆军用纸)。作为实验承担者,写着“指导永山中佐,A军医少佐、B技师”的名字。

除此之外,我们这次得到的资料尚有《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研究报告》中的五项报告。这五项都是明确记录A军医少佐是执笔者的铅字印刷品。

(1)《关于航空体质的研究--冻寒期航空对人体的影响》(《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研究报告》第一卷第一号别册,年7月)。

(2)《关于南京攻克战的巾国军伤兵的血型》(同上,第一卷第三号别册,年9月)

(3)《在一定浓度的硝基三氯甲烷熏蒸下动物生存时间等的观察》(同上,第一卷第五号别册,年11月)

(4)《发疹热的实验室工作感染例》(同上,第一卷第五号别册,年11月)

(5)《满洲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分布(其三)一八面通附近部队的流行性出血热调查报告》(与C技术员合著,同上,第一卷第六号别册,年12月)。

其中最重要的是《满洲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分布(其三)一八面通附近部队的流行性出血热调查报告》。

流行性出血热是发生高烧,皮肤出血并呈现紫斑、头痛、下痢的病毒性的怪病,在北满的死亡率平均约为15%。最初的报告是关于年流行于苏联国境附近的情况,使用流行地虎林站(同年5月)、二道岗(同年7月)、孙吴站(年8月至12月)的地名,被称作虎林热、二道岗病或孙吴热。

北野政次在《陆军卫生史》卷七中写道:“昭和十三年()夏季以来,在北满特别是苏满边境地区闪电般地流行一种罕见的怪病,以蛋白尿、特殊的容貌、出血、出血倾向以及严重的自觉症状为主要症状,由于发展迅速,许多人病死,造成极大的威胁”。“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是陆军在昭和十七年七月命名的,并以陆普的名义作了公布”,指定为战时流行病,但当时尚未发现病原体。

北野接着这样写道:“昭和十七年八月被任命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长之时,至前任石井部队长时期发现流行性出血热已经过了整整四年了,然而无论是病原体还是感染途径都尚未确定,成为防疫上的重大障碍。因此,为了确立防疫方针,痛感首先发现感染途径是先决问题。于是重新组成研究班,并对其进行直接领导”。

A军医少就是在北野直接领导下的这个研究班,是报告书(5)的执笔者。如这个报告书提到的那样,“为调杏昭和十七年以来在满洲牡丹江八面通附近部队多次发小的流行性出响热,我们自昭和小八个一月二日至一月二十九日奉命前往该地”(第一页),在开头就明确记载着报告书的完成者是“满洲第七三一部队(部队长北野军医少将)陆军军医少佐A、陆军技术员C(昭利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受理)。”

根据该报告书,年1月至年3月满洲第七〇部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头人,调查结果表明,病源媒介动物是老鼠,特别是附着于黑线姬鼠身上的北满螨及跳等。年9月北野政次在满洲医学会以及日本传染病学会上报告病原体是病毒,一九四四年四月笠原四郎亦作了同样的报告。

但是A军医少佐首次进行生体实验是在年年底,他在孙吴地区用注射器采日本兵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液,“医院干…的中国苦力身上”。“自年1月起,在(七三一)部队内至少对七名被称作木头的中国囚徒使用媒介动物作了实验。

据说其方法是,首先使吸过日本兵患者血的虱子和跳蚤处于一昼夜空腹的状态,再把这些跳蚤和虱子装入底层罩着铁丝网的玻璃瓶中,在“木头”的腹部和们、大腿内侧吸血20~30分钟,反复进行感染实验”。战后,A军医少佐于年以《满洲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一文获得博士称号。

我们还得到了A氏本人在战后写的手稿《年~年第二次大战中有关生物物理学的日本军阵医学之经验》(字原稿纸页)。该手稿的开头如下这样写着A氏本人的简历/p>

“我在年~年的满洲事变、中国事变、大东亚战争期间作为军医参战。在此期间,在满洲各地、华北、华中、千岛、北海道、字品,或者作为第一线军医,或者在航空队、船舶队、研究机关从事军阵医学的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第一页)。A氏在广岛时日本战败,年2月被开除公职。医院工作,一十余年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