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系统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部分,特异性免疫又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策略,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就属于被动免疫策略,相当于直接请“援兵”,把外源性的特异性抗体直接输入机体。
人免疫球蛋白属于广义的被动免疫性药物,它是从健康人体内将各种免疫球蛋白分离提纯后的产物,对川崎病和重症肌无力等特定疾病有治疗作用,但“提高免疫力”的说法是忽悠健康人(主要是老年人)的,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还承担了风险。
胡远东
医学博士
一、什么是人免疫球蛋白?
假如我们把机体看成一个国家的话,免疫系统就是这个国家抵御各种外敌入侵的防线,而按照抵御外敌的策略不同,免疫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是无差别拒绝入境或消灭所有入侵之敌的,包括各种皮肤、粘膜屏障以及吞噬细胞、杀伤细胞等等。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反应快、作用范围广。
对于一些特殊的犯罪分子,还有一套针对它们的“盯防模式”——特异性免疫系统。在病原体初次进入机体后,机体根据其特点培养一批专门的特工——B细胞,这些特工会生产“免疫球蛋白(抗体)”这一针对特定病原体的高效武器,当下次同样的敌人再入侵时,特工们就会大量复制自身并大规模生产武器,迅速消灭敌人。
在对特异性免疫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家发展出了两种战略:一种是“军事演习”,即使用具有敌人特征但是没有其破坏性的“假想敌”,促使机体先生成可以高效消灭乙肝、结核等外敌的“种子部队”,这样真正的外敌入侵时,机体就可以调动这些部队将其消灭,这就是以各种疫苗为代表的主动免疫策略。
另一种是“直接请外援”,当病情已经发生,机体本身没有特异性免疫,也来不及建立自己的部队时,可以直接请援兵,把外源性的特异性抗体直接输入机体,就是以各种免疫球蛋白为代表的被动免疫策略。在暴露性伤口发生后注射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被动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都属于这一大类。
前段时间成为舆论焦点的人免疫球蛋白(也称丙种球蛋白),也属于广义的被动免疫性药物,但与冠有病原体名称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高效特异性免疫抗体不同,它是从健康人体内将各种免疫球蛋白分离提纯后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可能含有各种免疫抗体,但每一种抗体的量都不是很高。
二、人免疫球蛋白有什么用?
根据现有的权威指南,人免疫球蛋白针对特定的部分传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是确切的,如美国儿科学会的麻疹诊疗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的川崎病诊疗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的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都明确地将人免疫球蛋白作为这些疾病的推荐治疗药物,此外有部分研究显示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成人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死率[1]。
但是其他疾病中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还未得到充分验证,比如著名的循证医学机构科克伦数据库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后认为:无论是可疑感染还是确诊感染的儿科患者,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均不能降低病死率或缩短住院时间[2]。根据上海新兴医药公司